各班级、学生会、研究生会,各学生社团:
为组织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实践育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教育部、团中央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精神,学院决定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学院团队组建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学院全日制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2017级本科生全员参与,且均需参加团队实践活动;鼓励其他年级学生开展个人实践活动。
二、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袁兴龙 罗永龙
副组长:张园园 陈付龙 方群 储倩
成 员:孙丽萍、左开中、张佩云、李杰、郑孝瑶、王涛春、接标、赵传信、杭后俊、陈传明、许晓峰、莫霏、王云鹏、王程、吴梦婷、严伟、张梅
三、实践主题
2019年我院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平民电脑学校”、“夕阳e路”为品牌,按照“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基地化”的总要求,以“夕阳e路”、“项目e站”、“万家e诊”和“彩虹e教”等为主要实践主题开展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厚德、重教、博学和笃行等方面下功夫,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
1. 夕阳e路
以“敬老”、“爱老”为主题,依托社区、老年大学、敬老院等场所,结合专业,开展老年e课堂,开展为期7至15天的志愿服务,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办公软件使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等。
2. 项目e站
以互联网企业为依托,结合专业,在企业开展为期7-15天的项目培育,以项目成果作为实践结题主要指标。项目培育的同时可结合企业参观、实习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开展ofiice技能培训,网络知识宣传、企业e课堂等。
3. 万家e诊
发挥平民电脑学校的品牌效应,依托社区、街道、学校等开展为期7至15天的电脑义务维修、网络知识宣传和调研、网络安全普及、计算机知识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
4. 彩虹e教
主要以留守儿童和农名工子女为志愿服务对象,依托社区、街道、学校等开展为期7至15天的儿童e课堂、网络文明、素质拓展、科普知识等志愿服务活动。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12日前)
各班级分别开展宣传动员,学院团委、相关学生组织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动员部署,鼓励学生深入结合专业,挖掘社会资源,申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项目。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申报项目并制订活动方案。各个队伍人数不超过15人,鼓励学生在家乡及周边就近就便开展实践活动,因实践资源限制,避免过多队伍集中在芜湖及周边开展实践。于5月12日前,提交如下材料:
1、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电子版和纸质版)
2、计信学院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组队信息汇总表(电子版)
(纸质版策划书以班级为单位于5月12日晚20:00前送至23栋楼下,电子版打包以“班级+暑期社会实践策划”命名提交至邮箱:1187553730@qq.com)。
(二)团队组建阶段(6月10日前)
1. 网上申报项目(5月17日前)。学院于5月15日前发布通过审核的方案并安排教师指导组队。各负责人5月17日(周五)前登陆学校第二课堂信息管理平台(manager.secondclass.cn)注册并进行项目申报。
2.学院网上审核(5月24日前)。学院根据团队立项申请的短信提醒,同步在手机端对申报的活动项目进行审查,审核批准的团队即可网上招募队员。学院5月24日停止批准立项。
3.学生网上报名。(5月28日前)各学院学生通过手机端进入安徽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微信号:ahnutw),点击底部“二三课堂——第二课堂”菜单链接,根据关键字搜索浏览页面选择报名参加本学院或跨学院实践团队,由团队负责人审核组建团队。每人限报1支团队。各团队负责人最迟在5月28日关闭报名系统(操作流程请参见附件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网上招募操作流程》)。
4.学院组织答辩(6月8日前)。学院遴选重点团队进行答辩,由申报团队负责人围绕所属团队基本概况、实践准备、活动组织、经费预算等方面内容以PPT课件形式进行为时4分钟的汇报和2分钟的答辩。学院根据团队负责人答辩情况确定立项团队,并遴选推荐上报本科生校级重点团队。(答辩操作流程按照《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立项答辩工作流程》。
研究生团队组建工作参照以上步骤和要求,实行线下组建,不需通过社会实践系统进行操作。学院可统筹本科生和研究生跨学历组队。
学院根据学校限额表向学校推荐重点团队若干。
(三)学校评审阶段(6月中旬)
学校社会实践领导组对各学院申报的团队进行评审,遴选确认校级重点团队。通过学校立项的重点团队,学校予以扶持启动经费,并在实践结束后开展优秀重点团队评选,再按照“以奖代补”方式发放奖励经费。
(四)校院两级培训阶段(6月中下旬)
学校、学院组织相关专家对学生团队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对象为团队队长、安全员、宣传员、指导教师等。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调研方法、安全保障、总结评估等方面。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班级要高度重视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定详细、周密、安全的措施。要明确责任,按照今年活动的总体部署,从实际出发,对本学院实践活动的项目做出精心设计和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二)密切配合,加强宣传
各班级要积极动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活动覆盖面。要积极联系各新闻媒介,结合活动重点和特色,认真规划宣传方案,组建有效的宣传报道队伍,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及时、深入的报道,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以视频、实物、图片、照片反映和记载实践过程。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校内报刊、广播、电视、工作简报、网站等资源,拓展宣传领域,丰富宣传内容。要注重收集、保存活动资料,认真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简报编辑和资料报送工作。
(三)加强培训,讲求实效
各班级要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加强活动前培训,在选题方向、调研方法、成果总结等方面开展全面培训,进而遴选团队,确定立项。
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素质上做好准备。要引导青年学生深怀爱民恤民之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减少当地接待负担,切实为农村群众提供有效帮助。活动后期要回馈情况,交流体会,树立先进典型,扩大教育成果。要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人数,提高社会实践科技含量。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校地合作长效机制。
(四)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各班级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化运行和项目化推进;要对活动方案进行精心、周密的策划,做好活动预案;要保证实践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要将活动方案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安全。在广泛发动的同时,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着重强调学生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增强学生安全意识;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团队特别是赴外省市实践团队的安全保障工作,明确暑假期间学院的值班老师联系方式,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
联 系 人:院学生会组织部 刘静
电子信箱:1187553730@qq.com
附件:计信学院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组队信息汇总表.xlsx
共青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委员会
二O一九年四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