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联系我们 师大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版)

发布日期:2021-09-19 浏览次数: 作者:王涛春  编辑:陈付龙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发展需要,瞄准建设电子信息强国战略,侧重于工程应用,在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需求,在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专业由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举办,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1人,教授13人(含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20人,博士31(含在读),有海外背景教师18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1人。拥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本学科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成果丰硕。承担了多项高级别的研究项目,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6项。授权发明专利120件,出版学术专著7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平台,拥有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省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研究机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瑞信软件研究所、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实验室高端仪器设备达2000余万元。

二、培养目标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在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扎实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知识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5.具备良好阅读、理解、撰写外文资料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方向

序号

培养方向名称

培养方向简介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计算机技术

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各种应用技术及方法,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动向,能独立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方法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适应能力。能熟练地阅读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应用中所需的英文资料。

陈付龙(博导)

赵传信(博导)

程桂花

祝玉军

 

刘项洋

2

软件工程

培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软件开发技术或管理工作,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开拓意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满足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能熟练地阅读软件工程领域工程应用中所需的英文资料。

王涛春(博导)方

左开中

孙道清

陈传明

3

人工智能

培养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理论及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技术与工具,研究多种智能计算技术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生物信息计算;研究图像处理与分析、图像增强、分割和分类及其在图像去噪、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研究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研究医学图像的配准、分割和分析以及在一些疾病诊断上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够承担人工智能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标(博导)

李汪根

杭后俊

卞维新

丁新涛

 

4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培养掌握大数据领域的分析能力和大数据管理能力,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研究海量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数据存储、查询、挖掘、分析与融合技术;数据移动存储和移动处理技术;大数据安全技术。具备开展大数据领域创新性研究和工程应用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能熟练地阅读大数据领域工程应用中所需的英文资料。

孙丽萍(博导)

章一磊

郭良敏

汪小寒

 

 

5

网络与信息安全

培养掌握坚实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实践和系统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系统地研究并解决网络与信息安全中的相关问题,具有从事相关方向的科学研究能力。能熟练地阅读网络与信息安全中所需的英文资料。

罗永龙(博导)

郑孝遥

俞庆英

 


四、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本学位点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其中理论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企事业实践不少于三个月。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研究生指导采取双导师制。指导教师分别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校内导师负责课程教学、参与实践教学和论文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教学和论文指导,参与课程教学。

2.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计算机相关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以及相关的工作成果。学位论文须通过评审。

3.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企业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对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进行联合指导。

4.导师和导师组要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安全稳定工作,协助院系、职能部门处理研究生的突发事件。

六、培养流程与要求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特点,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必须在培养方案范围内制定,一经确定,要切实执行,不得随意变动。如需修改,必须履行相关手续。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面向行业领域进行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学习阶段融入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能力训练后,研究生须到行业或企业实际部门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有1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个月,不具有1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

各学位点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明确教学实践、论文开题、中期汇报、论文初稿审阅、论文定稿审阅、答辩等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强化各环节的检查,加强教学管理,按时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应在第3-4学期完成。论文选题主要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决定,导师根据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确定工程硕士的论文选题。学位点根据选题情况,成立由3-5名导师组成的审查小组,听取研究生汇报,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3学期或第4学期完成。

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实践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填写相关表格,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流: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实践工作能力,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实践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开展期间,每隔3-5周,研究生应在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5.成果创新型要求

研究生必须开展高水平、创新的工程实践和学术研究。本学科毕业前要求学生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横向课题研究并完成工程项目开发、以第一完成人登记软件著作权,或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身份)在高水平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参见CCF会议目录)上公开发表或录用本学科相关的、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以第一发明人(或导师为第一发明人、学生为第二发明人)身份申请发明专利(实审或授权)1件以上。

6.完成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资格审核、学位申请条件审核

学位论文必须由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6月份组建答辩委员会,组织学生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定稿付印之前,必须对论文的真实性加以检查。对学生毕业资格和学位申请条件进行审核。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

1.课程设置分为7类:公共基础课(必修)学科基础课(必修)专业技术课(必修)其他课程补修课。

2.课程学分为27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2学分。分配如下:

①公共基础课(学位必修)5门(8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类)18学时1学分;英语阅读与写作36学时2学分,英语口语36学时2学分;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18学时1学分。

②学科基础课(必修)9学分。

③专业拓展课:6学分

④补修课不计学分。同等学力与跨专业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

八、必修环节

1.学术活动

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应积极参加本学科专业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学期间应听取学术报告的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学术活动记1学分。

2.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方式可以是下列任意一种:

在导师与企业有实际工程项目合作的实验室;

在学院与企业共建的校内或校外实践基地进行,由学生本人申请,经导师同意后,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

学生可自行联系国内外的IT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需本人申请、导师同意,报学院批准后,方可实施。

在职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可与其从事的职业相联系,可选择其所在的单位或行业的信息化课题或项目作为专业实践的课题,并可在其所在的单位内进行,且必须指定其所在单位或行业、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实践指导导师。

社会实践: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暂不计学分。学院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考核其完成情况是否合格。

九、工程实践

工程实践是工程硕士的重要任务,学生必须开展高水平、创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践。项目必须为有适当规模的工程研发项目,一般不应该是预研项目或前瞻性研究项目。积极鼓励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安徽师范大学或共建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公开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或者申报专利,工程研发和申报奖项,工程研发暂不计学分。

十、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开始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完成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系统或应用系统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论文选题确定之前,学生应提出书面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说明选题的原因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说明论文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框架结构、论文工作计划,特别要说明本论文在理论观点、研究方法或研究角度等方面的创新之处,以表明论文的价值。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本人的研究成果,要客观事实地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应反映作者较好地掌握了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严谨,实验数据真实可靠,结构层次分明,文字清晰流畅。

学位论文的规范性需满足《安徽师范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格式的规定》的要求。

具体的论文要求与论文评价要达到《安徽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中第五章 专业硕士学位,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要求。


0854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属性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位/非学位

必修/选修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开课学院

公共课

公共基础课

英语阅读与写作

36

2

学位

必修

1

考试

外国语学院

英语口语

36

2

学位

必修

2

考试

外国语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学位

必修

1

考试

政治学院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

18

1

学位

必修

2

考试

政治学院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18

1

学位

必修

1

考试

计信学院

专业课

学科基础课

算法设计与分析

54

3

学位

必修

1

考试

计信学院

高级软件工程

54

3

学位

必修

1

考试

计信学院

高级计算机网络

54

3

学位

必修

1

考试

计信学院

专业拓展课

高级软件测试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计算机体系结构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网络与信息安全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大数据技术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机器学习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先进软件开发技术与工具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软件项目管理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软件设计方法学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高级数据库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软件质量保证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软件建模和设计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软件需求工程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面向对象高级编程技术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物联网技术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计算机图形学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虚拟化与云计算

36

2

学位

选修

2

考查

计信学院

补修课

数据结构

54

不计学分



考查

计信学院

操作系统

54



考查

计信学院

计算机网络

54



考查

计信学院

培养环节(必修)

学术活动


1

学位

必修

1-4

考查

计信学院

专业实践


3

学位

必修

2-3

考查

计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