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是学校主动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和信息革命发展潮流,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和创新发展,由计算机类专业组建成立的新学院。学校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计算机学科的研究。1987年,学校开始招收计算机专业专科生;1988年,学校在数学教育专业招收主修计算机方向的本科生;1992年,学校成立计算机科学教育系,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招收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是省内较早开展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的单位。1999年4月,计算机科学教育系与数学系、计算中心合并成立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2005年5月,原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和计算机教学部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2018年1月,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正式成立。
学院现有人工智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含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等2个领域),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202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学院拥有工业智能数据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医疗大数据智能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中心和安徽省工业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安徽省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省物联网工程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安徽省软件工程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等7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建有芜湖市工业互联网数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芜湖市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设有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瑞信软件研究所、智慧医疗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网络空间安全系、人工智能系、数据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部、实验实训中心。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07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教授15人(含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18人,博士5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55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15人次入选安徽省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安徽省涉密信息系统评测专家组成员、安徽省数据局数字专家委员等,6人担任安徽省司法厅、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获评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1人、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项目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教学名师1人。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1项、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6项,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及其它厅局级课题64项。授权发明专利126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50件,发布地方标准1个,登记软件著作权393件。出版学术专著9部,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701篇,其中SCI/EI检索327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获批国一流课程两门、省级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项目77项(其中教学研究项目20项)、省级教学团队3个,在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教材41部。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193人、研究生422人。近5年,学生共获得各类竞赛国家级奖项128项,省级奖项612项。连续斩获第13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和第14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银奖(学校最高奖项)。志愿服务品牌“平民电脑学校”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最高荣誉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皖美视界”团队获评第七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全景展馆”项目入选第九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百强项目;“红皖印记”项目获评安徽省2025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稳居全校前列。(有关数据截至202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