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联系我们 师大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群工作 >> 退教协 >> 正文

追梦安师大--安徽师大退协 程承士

发布日期:2021-01-08 浏览次数:   编辑:程亚欣  预审:张园园  终审:袁兴龙 

  

我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经历了共和国成立前的炮火硝烟。70年来,和共和国一同成长。

60年代初毕业于皖南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教《误差理论》、《近似计算》、《计算方法》等课程。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冲击整个社会,经历几年斗批改折腾,下放工厂、农村接受再教育。皖南大学改名安徽工农大学,后又改名安徽师范大学,并于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我改行教《机械制图》、《地形测量学》。我曾带领学员在宁国虹龙、歙县雄村、南陵鹅岭,芜湖县等地搞农田水利规划,也曾带领学员在铜陵有色机械总厂、芜湖红旗机床厂、柴油机厂开门办学,应该说这些教学活动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然而过分强调实用,是不利于科技新技术的发展的。

1975年,学员做毕业论文,有两位同学分配到芜湖气象台,做芜湖地区中长期天气预报项目,其实质就是根据台里的气象记录数据,求解30个未知量30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两位同学花了4个多月,用系里的手摇计算机算出结果。送气象台审核时,被指误差太大,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真是一盆冷水泼下。4个多月的辛苦白费了,重新复算一遍,又得4个月,实际亦不可能。不知所措的绝望中,突然想到南京大学数学系跟军工企业合作,从法国引进每秒10万次第2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我们前去求援,很快解决了问题,并查出我们结果出错的原因,这件事对我刺激太大了,搞计算数学,没有电子计算机怎么可以 ?!其后,为实现这一梦想我不懈努力着,可以说付出了自己的后半生,就做了这么一件事。

大跃进时期,数学系就曾参照苏联的模式研发过电子计算机,并研制出八阶微分方程模拟计算机,M4数字计算机,60年代初,贯彻中央八字方针及《高教六十条》,这一切都下马了,有些人还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后来在系里提及计算机,大部分人均不看好,师范院校一无资金、二无技木,搞什么电子计算机?但也有热心的支持者帮我做了不少工作,坚定我实现梦想的决心。

1976年打倒“四人帮”,压抑许久的激情获得释放,我向领导汇报想筹建计算站的想法,首先我要外出进修,掌握相关技术,系领导甚为重视和支持,便着手联系和安排。“四人帮”刚倒,其余孽和流毒尚在,事情进展并不顺利。系主任雷垣教授(海归数学家,1958年支援安徽,就任我校系主任)带我去上海找刚刚复职的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先生,听了我们的陈述,苏先生二话没说,提笔给计算机系王书记(安徽肥东人)写了一信,让我去找他,王书记看了信,说了声:“你来吧,由我来安排。”当时听罢不知有多高兴。

当时,中日正在上海谈判,引进宝钢项目,“宝山钢铁厂计算机管理人员培训班”落户复旦大学,为这个项目最终运转做人才储备。我被王书记安排在这个班担任辅导教师,听了这一安排,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从原理到应用,从硬件到软件可以全面接触,速成掌握,紧张的是一无所知,谈何辅导?五门课程我全跟班听课,好在有较好数学功底,入耳入心,辅导时间从不缺席,跟学员互动中加深理解,五位主讲教师钱乐秋、廖有为等都给予悉心和无微不至的指导、关怀。一有空,我就去机房实验室,就课程里内容进行测试和验证,系副主任薛国良,给予极大的方便和指导。当时,那种为实现梦想而激发出来的求知欲,真是有点不顾一切。

当时中央召开科学大会,给知识分以极大鼓舞,努力把文革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全民动员奔小康。

为了争取支持,我们晚上坐火车,白天调查访问,走访周边十几所高校,写出详实的调查报告,争取到书记、校长、教务长的支持,利用恢复高考招生曾经“五届同堂"教学资金周转稍有宽松之际,取得相应的投入,1982年元月14日,装备国产DJ S-130计算机的数学系计算站调试成功,正式运转。今天看来,这种东西不屑一顾,速度每秒50万次,内存32k,纸带存储。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是100多高校科研单位,消化吸收NOVA机的结构特点,研发出我国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并形成130系列,在我国计算机史上有里程碑意义。

梦想的实现,开安徽高校之先河,助力计算技术,算法语言等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也助力于文、理科的科研。

不久,联合国世界银行第三批贷款(地方大学)项目,落户安徽师大,为此盖起科技大楼,成立校计算中心,引进当时最先进的超级微机,由于有数学系计算站的示范作用,引进设备很快被消化和掌握并发挥强大作用。安徽师大早于教育部通知,在全校开设计算机公共课,普及计算机教育,在校内力促文、理科教学手段现代化,力促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1989年开始,招收专业人员,本科、研究生教育层次齐备,软件、硬件、网络、计算机教育门类较为齐全,发展到今天形成颇有规模的安徽师大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上推广应用286、386、486微机时,为了不影响教学秩序,在校领导支持下,组建了“安徽师大高新技术服务中心”,面向社会,提供计算机技术服务,培养计算机人员,在芜湖和皖江地区搞得是风生水起,留下许多佳话,回看这几十年,我们圆梦赶上了一个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