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联系我们 师大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护航计划在行动】计信学院顺利举行第13期计信先锋论坛

发布日期:2025-10-23 浏览次数:   编辑:姚良飞  预审:安广虎  终审:张园园 

   为帮助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学子明确学业方向、汲取成长经验,10月21日晚,“朋辈说”暨第13期计信先锋论坛在2070101教室顺利开展。论坛邀请到八位在升学保研、学术科研、学科竞赛、学生工作等领域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子,他们分别是2022级来自软工的钱悦、计科的张礼政和丁子杰、人工智能的张福雨、网安的张汉卿,以及2023级来自人工智能的廖诗雨、软工的王语蝶和计科的李百韬,为在场同学分享经验、答疑解惑,现场氛围热烈,反响良好。

保研经验:早规划、重积累、强科研

   软件工程专业钱悦(直博上海大学)率先开场,用三篇高水平论文/软著、两项国家级大创、挑战杯国奖的经历说明“科研周期虽长,但含金量最高”。她提醒同学“发表≠灌水”,大二选好导师、大三寒假前完成初稿,才能赶上夏令营材料关。“保研不是突击战,而是三年长跑。”2022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张礼政用自身排名 2/65、保研合肥工业大学的经历提醒学弟学妹:大一就要明确目标,稳住 GPA、早进实验室、冲六级 500+。保研合肥工业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张福雨(GPA 4.13,专业第一)补充,推免综合成绩中“加权成绩占 90%,科研竞赛加分占 10%”,大一大二把核心课学扎实,大三再集中火力做成果,“把考试当成‘泛化测试’,平时降低训练误差,考场上自然从容”。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张汉卿已保研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他现场拆解了“弱 COM 学校”导师话语权的重要性:大三寒假起远程进组实习,提前半年锁定 offer。“胆子要大、邮件要勤,把科研做在别人的起跑线上。”  

竞赛科研:以赛促学、以研带创

   “竞赛是科研最好的预科。”2022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丁子杰分享了自己“刷穿”AcWing、Codeforces 的心法,并展示 ICPC、蓝桥杯、天梯赛等 10 余项奖项。他建议大一先以“试错”心态参赛,大二开始针对性冲击省国赛,“把平台周赛当成打卡,算法能力自然沉淀到科研代码里”。  

国奖与综测:课堂之外同样精彩

   2023 级软件工程专业王语蝶则带来“竞赛+学生工作双开花”攻略:三年斩获国家级 2 项、省级 20 余项,同时任团支书、院文艺部副部长、校青马骨干。她总结:“学生工作锻炼沟通与时间管理,反过来让团队竞赛更高效。”2023 级人工智能专业廖诗雨刚获国家奖学金。她现场演示了自己用 Notion+Xmind 搭建的“考点知识树”,强调“课上抓重点、考前两周启动复习、拒绝在寝室自习”三大纪律,平均绩点 3.9 的秘诀就是“把平时分拿满”。2023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李百韬作为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分享了“如何把第二课堂变成加分项”:文艺晚会、运动会、迎新志愿、学术讲座……“每一场活动都是项目管理实战,写策划、拉赞助、控预算,简历上的‘综合素质’自然水到渠成。”  

   论坛互动环节,在场同学围绕“如何平衡科研与课程学习”“跨专业组队竞赛的注意事项”“保研联系导师的技巧”等问题积极提问,辅导员兼专任教师吴杰胜老师和八位分享者结合自身经历逐一解答。“大一多试错,以学习心态参与竞赛,积累经验比追求奖项更重要”“联系导师前要了解其研究方向,准备好简历与个人规划”“跨专业组队要优先选择目标一致、踏实肯干的队友”等实用建议,让在场学子收获颇丰。

   本次计信先锋论坛搭建了优秀学子与低年级同学的交流平台,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成长经验更具借鉴性。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分享活动,进一步发挥先锋榜样的引领作用,助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学子明确成长方向,在学术探索与实践锻炼中实现全面发展。